會長文章

把香港建設為中國體育橋頭堡和世界體育中心

為適應新時代發展需要,本屆香港特區政府設立了文化體育及旅遊局,致力於大力發展文化體育及旅遊業,這是一件大好事。香港文化體育及旅遊局使命光榮、責任重大。但是如何把文化體育和旅遊業發展好是個大難題。本人作為香港中華文化總會會長,為了支持香港特區政府良政善治和由治及興,最近拜會了德高望重的國際奧委會副主席黃思綿先生,請他和國際奧委會就香港體育發展出謀劃策,在他的倡導下我們又專門到英國伯明翰實地參觀了「英聯邦運動會」和奧運電競,受益匪淺,現特對香港體育運動和體育產業發展提出如下建議。

香港體育產業發展目標

香港應在「一國兩制」下大力發展香港體育產業,充分發揮香港的獨特優勢以及粵港澳大灣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的重要戰略地位,聯通國內外體育資源,將體育產業發展成為香港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未來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以及區域合作交流的重要手段,致力於為把香港建設成為中國體育「橋頭堡」和世界體育中心夯實堅實基礎。

——到2032年,香港應加快形成與世界體育中心城市定位相匹配的產業發展格局,以高端體育賽事為中心的競賽表演業更加完善,以國際競爭力強的體育企業為主體的市場體系更加合理,以體育科技創新發展為引領的產業體系更加發達,以產業政策和營商服務為重點的支撐體系更加健全,體育綜合競爭力世界領先,成為輻射全球的體育資源配置中心城市。

——積極申辦2036年奧運會,以香港為龍頭,依託粵港澳大灣區在國家支持下共同申辦2036年夏季奧運會體育盛事,成為我國申辦奧運會的戰略要地,力爭中國在跨入新時代一舉成功申辦2036年夏季奧運會,以振奮中國、振奮中華民族、也振奮世界。

——到2037年,香港回歸祖國40周年,香港應成為國際體育組織林立、國際體育賽事系列化、體育市場供給充足豐富、體育消費愈加旺盛、體育對其他產業帶動作用強勁,躋身於世界體育產業發達城市行列,達到與世界著名體育示範城市相媲美的體育業發展水平,已然建設成為中國體育橋頭堡和世界體育中心。

香港體育產業重點發展方向

(一)優化體育產業發展環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1.做好體制機制頂層設計

香港應制定體育產業相關的財政、稅收、金融、土地和公共服務等政策,為體育產業發展提供優惠和便利。堅持政府、市場、社會三位一體,明確市場資源配置地位和政府調節作用,重視調動各類市場主體和社會的廣泛參與,利用社會資源、企業力量和政策資金的槓桿作用,保障體育產業健康有序發展。優化區域協同機制、建立跨境協調機制、城市合作機制、產業分工機制和社會治理機制等,加快體育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實現體育人才、資金、產品、信息、技術等要素的自由高效流動,發揮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創新鏈一體化的創鏈強鏈補鏈產業協同效應。

2.加大政府財政支持力度

香港須發揮特區政府財政資金的引導和槓桿作用,文化體育及旅遊局要會同財政司根據本地實際情況,統籌安排財政資金專項用於扶持體育產業,設立體育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加強特區政府財政對體育產業創新發展的支持,刺激體育消費,提振市場活力。

3.優化投融資環境

香港須用好國家和特區政府在金融方面的相關支持政策,制定國際化、法治化、公平化的跨境體育產業投資、貿易規則新體系,積極搭建體育產業投融資對接平台,拓寬體育產業投融資渠道,營造良好投融資環境,吸引世界一流體育組織或總部落戶,鼓勵金融機構針對性開發體育金融產品,加速體育產業發展。依託香港特有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與小型開放自由經濟體優勢,積極打造國際體育產業投融資中心和國際體育營銷中心,協同創新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體育金融示範區。

4.積極壯大市場主體

香港須為體育企業提供金融、稅收、融資優惠和便利,打通制度障礙,營造良好的體育創業就業環境。政府採購、購買服務等適當向體育企業傾斜,擴大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的範圍,對體育賽事、體育活動、體育後備人才培養等項目,符合條件的要加快通過公開方式交由市場主體承辦。用好發達的體育組織網絡優勢,發揮行業引領、廣泛聯繫和資源集聚作用,幫助體育企業加快解決生產、經營、投融資等問題,支持體育企業發展壯大。

5.打造體育人才高地

香港在體育產業人才引進方面需開創性地加大力度,發展對賽事組織程序熟悉的組織人才、建造體育場館的建築設計人才、體育旅遊管理人才、體育經紀全能型人才,以及熟識體育資本市場投融資的金融人才。未來5至10年,應計劃每年新增體育專業人才1萬人以上,為體育產業發展增強後勁。同時還應高度重視在國際體育組織中任職人員隊伍建設,努力培養國際體育組織人才,加強與世界各國和以國際奧委會為首的國際體育組織的合作,以便更多地參與國際體育事務的管理工作。

6.保障產業用地需求

為支持體育產業集聚發展,把香港建設成為中國體育橋頭堡和世界體育中心,香港特區政府須保障體育產業用地需求,將體育設施建設、體育產業項目用地納入城市建設與土地利用實施規劃,尤其對「奧運電競產業基地」產業用地予以優先安排。

(二)發揮賽事帶動引領作用,建設世界體育賽事中心

7.構建與世界體育賽事中心城市相匹配的高端體育賽事體系

香港應充分發揮體育賽事的帶動與引領作用,重點圍繞國際頂級體育賽事體系的構建,打造世界體育賽事中心。引進成熟的、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國際體育賽事,帶動香港體育產業發展及更新迭代,並有效助推內地體育產業的全面升級。積極申辦大型綜合性運動會,以及在本地發展潛力強的單項國際性體育賽事,爭取世界錦標賽、盃賽、公開賽等國際頂級賽事落戶。引進國際國內重大賽事,將為香港提升城市形象與知名度,帶來顯著經濟效益,促進體育產業、旅遊業及相關產業快速發展,在助力香港建設中國體育橋頭堡和世界體育中心城市中起到重要作用。

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共同推進大灣區體育事業和體育產業發展,以香港為中心,聯合打造一批國際性、區域性品牌賽事。做好2025年全運會籌備工作;抓住粵港澳大灣區首次作為一個整體承辦大型綜合性體育賽事的契機,進行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申辦2036年奧運會的可行性論證。

規劃未來5至10年香港將每年舉辦100多項各類體育賽事,預計產生年均約2百億港元的賽事直接經濟收入,對相關產業的經濟拉動效應將達到年均約1千億港元,為香港特區政府創造稅收將達到年均約72億港元。到2032年,體育產業將新增15萬就業人口,吸納就業人數年度增幅達到60%以上,體育產業及相關產業的本地生產總值增加到年均1500億港元以上,佔同期本地生產總值的百分比約3.75%左右。

8.對重點賽事分類引導、精準扶持

香港應在制訂《體育盛事配對資助計劃》的基礎上,劃分重點扶持運動項目與新興運動項目,對不同類型的項目所舉辦的高端體育賽事,包括奧運會參賽資格或積分的世界錦標賽、公開賽等國際性高水平單項體育賽事,以及有國際最高水平隊伍或運動員參加的全國性高水平單項體育賽事,分類、精準給予辦賽資助款項。

9.提升賽事產業發展能級

香港應按國際標準不斷提升賽事品質和服務水平,有力擴大城市影響、帶動產業發展、引領健康生活;賽後遺產利用體系基本完備,賽事聚流效應充分展現,賽事與文創、娛樂等上下游行業深度聯動,多產業融合發展效能持續升級。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利用舉辦重大賽事契機,吸引國際著名體育經紀、金融、保險、諮詢等機構入駐,培育本地賽事中介組織,提升賽事市場化配置水平。

10.為內地體育賽事搭好「中轉站」

香港應抓住國際體育資源優勢,作為暢通各地體育資源流動的紐帶,在內地受疫情影響使國際賽事延期或取消的情況下,主動成為體育賽事主辦權的「中轉站」,與原內地舉辦城市達成合作,利用「制度」優勢,在香港轉接承辦國內受影響的國際賽事,使國際大賽能繼續在我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持續發展。

(三)發展體育總部集群,建設世界體育組織中心

11.吸引國際體育組織總部落戶

香港應積極引進例如國際帆船聯盟(WS)、世界田徑總會(WA)、世界水上運動總會(World Aquatics)、國際網球總會(ITF)、世界舞蹈總會(WDC)等國際組織的總部或分支。通過發展國際體育組織,健全體育政策制度,爭取國際體育的話語權和維護良好的體育氛圍,使香港形成以單項國際體育組織集聚為特點的「城市會客廳」。依託香港作為全球著名自由貿易港、單獨關稅區的優勢,定期舉辦國際體育論壇、會議等,主辦「香港體育產業投資洽談會」暨「國際體育運動品特展會」,積極製造招商引資「亮點」,吸引國際奧委會專業機構、奧運項目相關的國際體育組織總部或分支落戶,搭建香港與世界體育合作交流的平台,發展奧運項目的體育「總部經濟」。

12.吸引知名體育科研機構集聚

香港應充分發揮體育創新研發能力強、體育企業密集和產業鏈齊全的優勢,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與經濟貿易制度以及營商環境的全面對接和融合,支持引進各地知名體育專業諮詢公司、體育科研院所等組織機構,產生體育科研集群服務體育產業發展,推動體育科研產業化。鼓勵更多體育科創企業在香港進行研發,推進產學研合作,與海外體育產業創新平台建設,共建體育產業研究中心、國際體育產業技術轉移中心,通過聯合研究與開發,加強科技合作,推動香港乃至我國高端體育技術產品的上市,形成新的產業優勢,逐步佔領全球體育產業價值鏈的高端領域。

(四)把握體育數字化風口,加快奧運電競產業發展

13.不斷創新數字體育消費新業態

香港應搶抓全球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的大好機遇,推動香港數字化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鼓勵利用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5G等新科技,培育壯大電子競技、線上賽事、在線健身、居家健身等新業態。鼓勵體育企業線上線下融合創新,研發新產品、新技術,增加高端體育產品供給,推廣線上消費、體驗消費、智能消費等消費新模式,培育消費新熱點。

14.重點發展奧運電子競技產業

電競是極具潛力的新興創科產業。香港須加快布局奧運電競項目場館和設立「奧運電子競技產業基地」,搶先在香港發展奧運電競產業,將奧運電競比賽、解說、培訓、資格認證、硬件研發生產、智能穿戴設備、軟件改造升級、數據分析等環節形成一個閉環的奧運電子競技產業鏈。吸引優秀的電競人才,包括上游、中游和下游全產業鏈的人才,對於優秀電競人才給予優惠政策。

香港須以奧運電子競技產業為依託、以奧運電競智能穿戴設備製造為拉動、以奧運電競賽事為抓手、以奧運電競培訓為觸角、以奧運電競競猜為吸引,致力於在香港率先進行全球性奧運電子競技體育娛樂生態大開發。以奧運電子競技吸引人流,與服務業、旅遊業的結合留住人流,使奧運電子競技產業成為「產業黏合器」。計劃到2032年,香港智能穿戴設備與奧運電競產業實現年產值約2千億港元左右,佔GDP 5.0%左右,新增就業約5萬人左右,使香港成為世界奧運電競中心。

(五)加強體育文化交流合作,推動體育協同發展

15.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作為「先行先試」的經濟灣區,是國家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體育新融合,發掘大灣區體育產業對外開放的動力,形成「引進來」與「走出去」雙向聯動的體育產業對外發展格局,利用大灣區城市群在體育設施、體育辦賽經驗、體育人才、體育項目資源等方面的優勢,以香港為龍頭,發揮社群關係網絡的輻射效應,促進粵港澳大灣區體育產業深度合作、協同發展。

香港應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充分利用資源優勢共同申辦國際國內重大賽事活動,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品牌賽事。以香港為龍頭,以澳門、廣州、深圳為依託,推進粵港澳大灣區「9+2」城市共同申辦2036年夏季奧運會或世界盃等大型體育賽事,打造多中心聯動發展的粵港澳大灣區體育產業新模式。加強與大灣區在馬匹運動及相關產業領域的合作交流,打造馬術運動品牌賽事,共同推廣馬術運動和馬文化。

16.建設對外開放「新陣地」

「一帶一路」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經濟圈,為中國體育產業的對外開放拓展了新空間,粵港澳大灣區處於「一帶一路」的樞紐地位,是連接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重要橋樑。香港應發揮龍頭作用,推動粵港澳大灣區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體育合作,加強中外體育交流互鑒,提供自由開放規範的營商環境,通過與沿線國家和地區在體育基礎設施建設、體育用品製造業轉移、體育金融資本合作、體育賽事合作等方面對接,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體育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大力發展香港特有的「樞紐經濟」。

(六)推進體育創新融合,發展體育產業生態圈

17.完善體育核心產業鏈

香港應通過大力吸引和鼓勵社會資本進入體育產業領域,不斷完善市場機制,積極培育多元市場主體,優化產業發展環境,充分調動全社會辦體育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合力推動城市體育的發展。對香港體育產業資源優勢進行挖掘,培育和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體育核心產業鏈。依託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和旅遊業的優勢構建錯位發展、優勢互補的現代化體育服務業體系,形成有序的體育服務業生產鏈。

18.拓展「體育+」融合模式

香港應在體育產業鏈縱向和橫向上拓展體育產業新業態,開發創新型的「體育+」融合發展的商業模式,建成體育文化產業、體育旅遊產業、體育社交產業、體育康復產業等多種形式的「泛體育」拓展產業。通過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等組織的科技成果轉化,推動體育科技創新;利用香港在服務業方面的優勢,強化法律、中介、管理諮詢、知識產權等專業服務,提升體育服務業發展水平;引進和培育一批專業的體育科研人員、體育管理人員和體育營銷人員等,提升體育專業化發展水平。

19.大力培育體育獨角獸企業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具有小型開放自由經濟體的顯著特點,擁有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全方位的金融服務體制、高度嚴格規範的監管法律體系以及與全球資本市場緊密關聯,利用成熟的金融體系,體育產業板塊能夠表現出更好的投資回報水平。目前,包括李寧、安踏和361°等在內的知名體育用品公司已在香港掛牌上市,表現不俗。為積極引進體育產業項目,支持體育初創企業發展,孵化體育上市企業,香港應規劃2032年培育10家以上獨角獸體育企業。特區政府對於引進的體育產業項目,根據其對於推動香港體育產業發展、提升城市形象等作用,進行評估並提供獎勵或補助。

20.加強體育產業引進工作

以下為引進的體育產業項目參考:

A.引進體育產業基地、體育產業園區及體育產業群建設等項目,引進體育產業節慶、體育展會、體育論壇等活動;B.引進促進城市再生的體育場館服務、體育培訓等體育產業項目;C.引進體育旅遊、中介、傳媒、創意、康復、科技等新興體育產業項目;D.引進連鎖經營、技術研發、市場推廣和體育服務公共平台建設項目;E.引進有利於增加就業、吸引投資和人才,具有香港特色的體育資源產業化開發利用、體育產業融合重大和創新項目的培育。

香港大力發展體育運動和體育產業是新時代的要求,是香港廣大民眾對美好生活嚮往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國家戰略的要求。發展體育雖然是又大又好又難的事,但香港亦具有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只要我們揚長避短努力去實踐,勇於創新,大膽開拓,真抓實幹,奮力拚搏,就一定會成功,一定能把香港建設成為中國體育橋頭堡和世界體育中心,也能聯合大灣區其他城市在國家支持下成功申辦2036年夏季奧運會,為香港經濟社會民生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為國家體育發展做出新貢獻,也為世界體育發展做出突出的貢獻!


(本文刊登於2023年2月2-3日大公文匯網。)

上: https://epaper.tkww.hk/a/202302/02/AP63dad485e4b0195a79ce853c.html
下: https://epaper.tkww.hk/a/202302/03/AP63dc25e9e4b0195a79cf13d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