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青應堅定中華文化自信
5月10日上午,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激勵了廣大青年積極投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中華文化不僅是中國5,000多年文明成果根本的創造力,更是連結「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湧動,青春的創造」的紐帶,是推動着中華民族奮勇向前的不竭之源。
傳承和教育民族文化的主要工具,是語言、文字、服飾、飲食習慣和人文風俗。文化是民族認知的源泉,也是民族認同感產生的源頭和基本內涵。國家由一個或多個民族組成,公民對國家產生認同,就是建基在對自己民族文化的認同。文化是一個民族、國家最基本的內在要素,是民族、國家的根和魂。
人們對文化的共識與認可,體現於使用相同的文字語言、秉承共同的文化理念、遵循共同的思維方式和行為規範、追求共同的文化理想。香港原本就與內地同文同種,深受中華傳統文化的熏陶,比較容易與內地的文化作融合。雖然香港受到英國百多年的殖民管治,西方文化對香港有一定的影響,但中國傳統文化,包括飲食習慣、語言、習俗等等至今依然能夠在香港隨處可見,中華文化的印記從來沒有被磨滅,而且中華文化得以在香港與其他海外文明互相交融,形成特有的價值觀和態度,建構出一套獨特的「香港文化」。
「香港文化」根植於中華傳統文化,吸收和融合了西方文化的精髓,兼容並蓄,靈活創新,不斷演進和改良,獨具特色,進一步豐富了中華文化。香港青年正是在「香港文化」的環境下茁壯成長,總有一天會長成參天大樹,撐起建設美好香港的一片天。在「香港文化」背景下成長起來的香港青年,又怎麼能不受其影響,不愛自己的文化呢?香港青年應該堅定中華文化的自信,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上奮勇前進。
香港是中西方文化的交匯地,部分青年或多或少受到香港過去歷史的影響,較能接受外國文化。或者說,他們容易受到外國文化的影響,過分單一地接觸和參與海外文化(尤其是西方和美國文化)。從認同危機理論來看,香港部分青年正積極尋求不同價值體系、意識形態和角色榜樣的經驗和體會,試圖探尋最適合自己的文化與身份認同,因此特區政府更需要解決香港青年階段性危機,進行有益的心理、社會調整,否則將面臨角色混淆的危機。如果香港青年一邊倒地選擇西方文化,獨尊西方文化,對香港社會來說,那將會導致非常危險的後果。
習近平主席指出,追求進步,是青年最寶貴的特質。勇於自我革命,敢於糾錯,自覺擔當盡責,同樣也是青年的特質。香港特區第六任行政長官人選李家超在政綱中提出,要把香港建成文化之都。新一屆特區政府應繼續堅定中華文化自信,藉建設文化之都的契機,傾注極大熱忱研究香港青年的成長規律和時代特點,拿出極大精力推行青年工作,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熱心人、青年群眾的引路人。青年的命運,從來都與時代緊密相連。既然香港青年生活在新時代,就要在新時代中紛紛覺醒。
(本文刊登於2022年5月16日香港文匯報。)
香港文匯報 https://www.wenweipo.com/epaper/view/newsDetail/1525897774317572096.html